#新聞 華視改革拒絕垃圾新聞
最近,我不確定大家有沒有看到華視新聞的轉變,我們捨棄了平常你會說「這有什麼好報的新聞!」,EX:打架鬥毆、酒醉鬧事、小車禍三寶、吸毒砍父⋯。說真的,這些新聞,通通都是「收視良藥」,只要ㄧ播出,必定吸引觀眾眼球,只要你滑進網路新聞排行榜必定就是這些新聞,這是新聞競爭白熱化的結果,為了博取收視率,聲光效果尤其重要,所有電視人皆深知這事實。
只不過它本身對「公眾利益」的影響是什麼?回頭思考我們曾幾何時,只剩追求「公眾的興趣」,而非「公眾的利益」。
新聞能否在有限人力資源下,「提供充足和適量的資訊讓觀眾了解社會」,並能讓他們能夠理性地對社會整體利益作出政治或經濟等決定,而和公共利益無關的資訊,就無必要強加諸觀眾身上,這是華視新聞,目前正在思考,並且推行的。
華視新聞目前,徹底移除了這些新聞,你打開電視,看到的絕對是社會重案調查、國家政策推動、教育人事案、兩岸脈動、美中貿易、兩韓後續、醫療新知、環境保育、體育賽事⋯。這些「許多人曾罵,怎麼都不報的有用新聞。」甚至國際新聞,佔了整節新聞的1/4版面,這是以前不曾出現過的事情。
你們在網路上嚷嚷想看的好新聞,我們都在做,但也正在重挫收視率、重挫團隊士氣,我們團隊始終迷惘,自己是不是錯了,台灣觀眾想看的,就是原本的那些罷了。但如果我們也這麼想,那麼這點改革也宣告失敗。
即便面臨許多挑戰,我們仍會堅守本分走下去,願意持續耕耘,期盼觀眾也能給予多一點鼓勵,樂觀相信著,大環境終會改變。
如果你也想看看到底搞了什麼改變,就看看吧,總得看過才能評論,
更歡迎,批評指教。
#我在1900週一到五華視晚間新聞
#為了點閱總得先放播報照你才願意點進來看文章這就是社會
轉自mena臉書
//
看到這則新聞我很訝異
今天中午乖乖看好看滿華視新聞
真的跟平時的新聞非常的不一樣
沒有打打殺殺的群架互毆
沒有橫衝直撞的馬路三寶
沒有叫囂做戲的立法委員
看到的是中韓關係回溫
中國對各家航空打壓台灣
世足開賽球隊介紹
學生考試拜拜民俗
而主播也更敢說話
竟然聽到他很自然的在新聞上講
民調這東西聽聽就好 有多少的政治操作
嚇到我都掉下巴
這是可以在播報新聞上說的嗎
說真的
可能是剛改革
畫面上有點粗糙
有時候也有點無趣
內容上可能有不足或不夠深入
感覺聽一半就換下則新聞
中間還連貫的非常牽強
但我覺得這已是非常大的突破
只要願意堅持下去
這些都是可以再改進的
本人已經很久沒有看電視新聞
對於充斥腥羶色暴力的電視新聞自然而然的排斥與無奈
只能消極的拒絕收看與點擊相關網路新聞
華視的這個決定跌破我的眼鏡
我打從心裡佩服
雖然也負面的在想
有多有少人看新聞是真的想知道國家大事
又或只是想在閒暇之餘嗑瓜子時有個無聊的話題與背景音樂
這樣的新聞是否可以撐的下去
但至少有一群人
認真的想給大家看傳統上認真的新聞
盡到一己之力
如果今天閒閒沒事想看個新聞台
可以轉到華視看看
這群人真的是跟錢包過不去的在努力翻轉我們的娛樂新聞環境
//
微更:
開心看到這篇爆了
回應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回覆
所以用更新的方式統一回應
對於開心樂見的人
我們一起支持
等等中午我也會開華視配飯
電視台的收視下滑是真的
但它仍是無法動搖的主流新聞傳播管道
樓下也有人反應了
改變這樣的內容是非常直接的影響收視率
我非常推B22說的美劇
學傳播多會碰到 很好看的
大家想追劇可以看看~
有更多人反應其實其他台早就這麼做
沒接收到迴響
因為以前的印象
我沒有看電視新聞的習慣
除非看到有專題報導一步一腳印之類的
才會駐足
不然很少碰電視
大概也只看電影台、國家地理、動物星球等頻道了
更別說翻到公視華視等等
這次有這機會知道是因為朋友的轉發
很現實的說
或許仍是因為房主播長得美才有這麼高的傳播率
但至少傳播出去了
讓有心有興趣的看到了
我覺得這也足矣
我不管大家多少人是跟風多少人是為了看房主播
至少這篇文有留下種子
有讓一點人發現在台灣電視新聞正在改變
那就好
#討論 好新聞在哪?給那些嚷著臺灣沒新聞可看的人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28858284?ref=ios這篇文章整理了不少其它的好新聞
還有一些我再多說就太多了我也很認同的話
推薦大家也看看
畢竟新聞要多方比較涉略
才能避免單一意識型態
願大家都有好新聞讓自己神清氣爽
對一些人質疑內容部分
我說的粗糙不單指畫面
內容部分我也有說過為什麼
但若說畫面我個人是覺得有種陽春感
要簡潔我偏好日本那種完全乾淨的畫面
但其實內容做好就好
其它我也沒在看的(跑馬燈什麼
說新聞本來就不是要讓我覺得有趣的
嗯 其實新聞是有娛樂作用
但台灣太過放大這點
也不是正經的新聞就很無聊
不然我也不會看那些深入報導專題看的津津樂道
不過真的覺得還有進步空間
不過也才第一天 今天持續收看會有什麼不一樣
希望大家有開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