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討論 BLACKPINK澄清全紀錄#多圖多字
事先聲明 並非「紅了以後粉絲多了才洗白」
而是自從大規模被造謠後就一直有粉絲在澄清
只是台灣粉絲相較鬆散、造謠內容深入人心
才遲遲沒有澄清合集反駁
也造成大眾對於BP的負面印象
此篇純用於澄清 目的不在於炫耀或其他意圖
⭕️包含️音源分析
️銷量占比
️YT分類
️演唱會相關
️蓋洛普排行
等數據證明
不包含 ex:粉絲個人素質相關探討
(留言風向請盡可能集中於BP 請各位BLINK互相提醒
絕對禁止提及無關團體攀比、踩一捧一
遇到裝粉絲引戰、惡意非友善留言請蓋樓提醒大家隨手檢舉 共同維護留言區整潔)
內文盡量避免直接點出其他團體
若有提及會以emoji\A.B團代替
一切純用於數據分析 不含任何情緒與意象
敬請見諒\
【音源】
一首歌被質疑作弊 無非是 曲線 收聽的問題
先大概的了解一下音源相關
#由於澄清的是改版前 所以討論的皆是舊版melon制度
實時榜單每小時更新一次
實時曲線(前三名)每五分鐘更新一次
看得到的曲線是以上個時段56分為始 該時段55分為末
韓國時間半夜1:00~7:00為了防止粉絲過度刷榜
會把實時榜單凍結
(整日曲線圖能看到底下一點後直接是七點)
但仍舊計入收聽
KST7:00排名是以上時段最終曲線排名而定
日榜每天中午更新
以歌曲24小時累積的收聽量作為依據
每個五分鐘曲線是根據什麼計算的呢?
就是一個時段 全網聽歌的帳號數(即大盤)為分母
這些帳號裡 收聽號帳數最多的歌曲前三帳號數為分子
這個比例(收聽最多歌曲前三帳號數/全網帳號數)
網站帶入某公式算出的數值再轉換成曲線圖表
第五分鐘時的曲線代表前五分鐘聽歌帳號數的比例
第60分鐘的曲線就是這一個小時聽歌帳號數的比例
五分鐘曲線的斜率越高 說明刷榜或者循環的人越多
假設一個小時內收聽A的帳號數為4萬
但有2萬帳號都是在前15分鐘內被計入有效收聽的
(歌單會把主刷歌曲放在前面 收聽一小時一隻帳號只計入一次 一首歌放多次是為了要確保被計入)
那麼A的實時曲線就會像溜滑梯般下跌
因為後面45分鐘不會平均分配收聽人數
聽歌帳號少了 分子減少比值自然改變;
而受大眾歡迎的歌不會只有前10或15分鐘內聽的人多
每個五分鐘都有穩定的有效收聽被計入
所以曲線就會相對平穩 偶有起伏
並且會隨著發歌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穩/
【直線論】隨便貼幾張直線的音源曲線
看得出來哪個是BP嗎?
Solo那張除第一的綠線外其餘皆為他團曲線
還是其他人有筆直的曲線是正常的 BP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作弊呢?
\
當兩組歌手在口碑相同的情況下
自然是擁有較多粉絲的一方佔優勢
但即使是現今最多粉絲的團體
缺少路人的支持收聽數仍然無法次次超過70萬
換句話說 凡是收聽>70萬的歌曲 都離不開路人的支持無論哪個國家 路人永遠是一首歌能否推動的關鍵
男團除少數特例 音源表現普遍較女團低落
所以一般粉絲會選擇在午夜刷榜藉此提高音源成績
然而半夜相較白天路人比例較少
並不代表沒有路人僅剩粉絲聽歌
(事實上路人最少的時間點落在清晨5~6點)
通過韓網回帖時間可以發現 許多評論都是發生在半夜
因此可以說韓國午夜男團排名容易上升
卻不可以“半夜壓過男團”作為是否作弊的依據
/
舊版melon的前三歌曲
過了爆發期、組織刷榜的比例下降而穩定在前三時
三首歌的走勢會大致相同 時間越久 曲線趨於平穩(容易呈直線)
大部分時間也會和榜單上其他歌曲一樣的走勢
(如果這首歌穩定了被大眾普遍喜愛放在歌單裡(或照榜單的歌曲播放)
多人循環歌單時反覆收聽同樣的歌曲
曲線近似)
但也會出現前三一首降兩首升、兩首降一首升的情況
【為什麼YG不可能買榜】/
【DDDD收聽問題 】
一首歌在榜單上出現高收聽無非兩種情況
1.原先空降時排名較低 因為外部因素(大熱綜藝提及或歌曲本身吸引人等)而上升至高位
EX:Hani的直拍帶動EXID的逆襲
2.歌手過去發布的歌曲一步步建立大眾對之信任
尤其前一首歌曲在榜單上佔據許久 大眾對於下一首的期待值會增加Whistle的爆發(韓國目前唯一出道即pk)
playing with fire在榜51週
As if it’s your last在榜65週
綜合上述條件 在先前所發行的歌曲基本獲得大眾喜愛的因素下 BP屬於第二項情況
/
很多人會說 她們的收聽人數都沒有大幅度的變動
=她們作弊 她們買榜首先不會有人僅因為收聽高被認定買榜
否則後來越來越多百萬歌手都要被當成買榜了嗎
更別提什麼
BP的收聽超過了前一年XXX的收聽 可能嗎?
粉絲覺得BP可能贏得了XXX嗎?
Melon用戶逐年都在增加
單看17年就比16年多了1.79倍用戶
拿不同年份的歌曲比較 不去思考當時的大盤與用戶量
這本身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
/
附上百萬收聽的歌曲(截至2020年)
時至今日 越來越多團體超過百萬銷量 然而超過百萬收聽的歌手仍屈指可數
若都以單一數據作為判定標準 難道超過百萬銷量卻沒有百萬收聽、百萬收聽卻沒有百萬銷量的歌曲
都是作弊嗎?
錯 這些都有可能發生 只是受眾的偏向不同罷了團體最高收聽排行
下圖
BP可以看見收聽時 首日是週六 101萬
第二天週日跟絕大多數歌曲一樣大跳水來到了83萬
隔天週一工作日回升至92萬 第四天91.9萬 降幅極小 第五天第六天如圖有升有降 收聽基本趨於穩定
沒有爆發的下週(第八天) 收聽回到98.8萬 前三(包括非BP歌曲)皆暴漲 /
【收聽保持的太高就是作弊?】
100萬首日的收聽過後必須降到80-90萬才是正常?
為了舉例子作對比 需要符合條件的歌一首
1、非逆襲出曲線 正常爆發有首日收聽(首日結束時在前三)
2、穩定保持半個月以上收聽(跨越兩個週末以上) BP發歌以後 近期符合條件的只有僅僅為了數據分析 並非帶風向比較
僅僅為了數據分析 並非帶風向比較
僅僅為了數據分析 並非帶風向比較
為什麼不是從第一天開始比較原因在圖中說明
例如BP第六天是週四 第六天是周日
周日的下降幅度肯定是比較大的
(韓國人聽歌的時間 但凡大致了解過的都會明白
假日、節慶、連假出遊 收聽的人數就會減少
上班日會最多 特別通勤、下班路上
這也是為何大部分歌手團體選在平日發歌的原因之一)
再看看第三天收聽只下降了幾千 第四天上升了2萬
所以認定從這時候開始 收聽趨近於穩定
由這之後的【第一個】週末開始比較是合理的
(圖中背景填充的地方是週末)
除去爆發後的第一個週六
BP較首日下降2.71% :較首日下降3.77%
差距並不大 都逼近首日收聽
第二個自然周
工作日BP基本維持在10%以上在10%以下
後面的看圖就知道
每周按比例看BP下降的幅度基本都是比另一首要高的
當然這個圖的對比只是要說明一首歌後續收聽走勢和首日收聽差距小的這個情況是存在的
而這首首日百萬收聽的歌後續的降幅比80萬收聽的歌降幅要大 並不是比這要低
所以BP沒有與眾不同 不是特例
瓜也沒有強制性規定必須得降到80萬才是正常
/
【曲線問題】這三天都是在凌晨時段突然翹起 又跌下
所以這三天這個時段到底發生了什麼?
貼一個2018年世界杯的賽程表所以這三天這個「奇怪的點」正好都是世界杯韓國隊比賽結束的時候
世界杯韓國隊結束後 除了男團的歌曲都上升了而凌晨刷榜嚴重時
BP的歌曲也和其他非男團曲一樣下降
不存在只有BP與眾不同的現象
/
【SOLO半夜怎麼可能超越男團】
SOLO首日佔據一位
隨著晚上用戶下降讓出了一位跌至十位
榜單解凍後早上回到一位
榜單1~7點鎖榜看不到曲線 無法證明半夜力壓一論
工作日七點、週末八點
韓國人陸續開始聽歌 大眾曲曲線會集體上漲
排名也會在下個時段回到自己的位置
幾日後 7:00看得到曲線時 Solo很明顯在男團曲之下
(當時排名28 但找不到截圖 故而拿12名的 意思一樣)
代表什麼?以6:55決定下時段曲線排行時
solo還是被男團歌曲壓制
同樣的 既然鎖榜期間看不到排名更動
何來半夜超越男團一說?/
【Jennie的solo曲線】被拿來指稱 和DDDD曲線相同的圖也是
圖中明顯的BP黑站logo 惡意的捏造了曲線 就成了BP買榜的證明?
何不看看真實的曲線對比?
【曲線突然超男團】
Melon設立5分鐘曲線的本意
是讓人根據每小時前55分鐘的曲線走勢來預測下時段的實時排名
因此5分鐘曲線最多顯示到第55分鐘
然後就有人鑽這個漏洞腦補出
“曲線在最後5分鐘突然抬頭”的戲碼並進行傳播
但其實下一個時段第0分鐘的數值就是上時段第60分鐘的數值
只需把每個時段第55分鐘跟第60分鐘連接起來
就能看出到底有沒有歌曲會在最後5分鐘突然抬頭
本來曲線一直是男團在上面 但因為後半段低頭直落
一直保持直線的SOLO因此“超過”了。
/
如果真是造假 所有榜單都all kill?
韓網從前推論造假的歌曲 其中之一的根據是
Naver music排行比其他榜單低很多
但DDDD/SOLO 是包括Naver的所有榜單都是第一
(Naver和Melon.Genie不同 它不是與Limez合作的企業 而是音源網站)\
BP的歌曲在練歌房裡是大眾pick
例如PWF在排行榜待了19個月DDDD練歌房20-13-12-10-14-17-16-24-32-36-44-42-92
其中#10為2018年女團最高排行
(非主打FY也有上榜練歌房 礙於篇幅不多做說明)
排行榜內連續兩首收聽超過一億次&
從未中斷過的在榜DDDD點讚232,406 女團最高(截至2021.3.21)
音源的部分我想就到此為止
/
【銷量】
何謂H/G榜?
H榜是有跟H榜登記合作的銷售管道出貨量
G榜是官方的出貨量
同時包含非H榜登記管道的售出量
以及還在唱片行架上的數量
《Square Up》首週銷量累積銷量
6月KT4U 4.6萬 這還只是一個線上銷售的渠道
其它單子從來沒有規定必須要完全認領
盯著h榜單顯示整點銷量
計算一個小時漲幅並且還四捨五入為整數
以此鑒定BP為持續幾個時段一次性爆單回購的根本是無稽之談
H榜不是一個整點只更新一次、一個小時內更兩次的
單子更不是一次性漲
(補充解釋 H榜更新時間是 舉例 13:00 13:20 13:40 14:00 是20分鐘更新一次)
\
7.16-7.22回歸的歌手的銷量
一個自然周的線上線下比 男團
A女團
B女團(累計四天)
大家都是這種線上線下比 線上都比較高
每一個團也沒有每一張訂單都有人認領
何必只咬著BP不放?
/
【Solo銷量】
請直接看圖
/
【DDDD YT分類】
對於YouTube MV類別會導致播放量特殊的問題YouTube官方團隊做出了回應翻譯:你好,Brenda
對內容進行分類與增加播放量【無關】
這些類別用於組織頻道和視頻
幫助創作者、廣告商和管理員識別他們想要關聯的內容和受眾 此致敬意
最後 'DDU-DU DDU-DU'類別一直為「音樂」
請以YouTube官方界面顯示為準 而不是其它數據的統計網站
/
我知道好多人喜歡說她們是網紅女團
事實上她們的確比其他女團出現次數少了很多
活動範圍也經常在網上而非線下
作為粉絲當然也希望她們可以多多出現啦
調侃網紅女團也沒什麼
重點是 YT官方親自闢謠了分類對於播放量增加與否無關
\
【演唱會門票相關】
BP演唱會開票與多數韓團一致
為官咖會員預先搶票 而後非會員再可購買每次都僅開部分區域
每次售票門票均2~3分鐘內售罄為門票售空截圖
隨後BP與搶票網站一起登上naver熱搜
黑粉製作的造謠圖片
圈起來的那一行是贊助商(贊助:bc卡、auction)Auction就是這個網站 옥션(這個贊助商的韓語)
這個單詞在韓語里是拍賣的意思
但是放在這裡是和BC卡兩個並列名詞
指的是下面圖的那個網站
和BC card合作所以有無數的《招待券》填補空位?
全場門票均需110000韓幣
以BCcard購買可以享有優惠
每張便宜10000韓幣=總金額100000韓幣
連結:http://mticket.auction.co.kr/Item/ViewItem?IdPerf=35159
最後放上首爾場手燈海
(若真是贈票 送票還送手燈?)\
謝謝每個看到這邊的人
有任何疑問 歡迎以 友善 有禮的口吻提問
Dcard依然存在很多理智的BLINK
整理出這篇用意絕非攀比或是引戰
我們唯一的希望僅僅是將大眾眼中的作弊標籤摘去
還給她們和理智的粉絲們同樣公平的待遇
理智的粉絲也一直努力降低不理智粉絲給其他藝人所帶來的傷害
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無法阻止惡意假扮粉絲 藉此披上BLINK的外皮 謾罵他人的黑子
作為自認理智的粉絲
僅衷心的盼望各位的偶像身體健康 前途光明
希望未來在追星版上看見任何刻意引起兩邊仇恨的言論 無論立場如何 大家都能一起維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