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in my room #東京 #租屋
利用近期出差隔離時間分享一下目前在東京的住所,
在2018年研究所畢業後搬來這也快第3年了,
為地上三層混凝土結構(2009年建),
面積約36m2(1FL),加一個30m2的小庭院,
位於住宅區生活機能方便環境也非常單純,
距離東京JR中央線某站徒步約10分鐘可以直達新宿、東京等車站。
在日本租房通常不會附任何傢俱、家電、照明(除非是短租或Share house)
很幸運的附了一台洗衣機、兩個衣櫃還有滅火器(?)
當初在看房時把房間丈量了一次後繪製成平面,並嘗試各種不同的配置,
也方便在決定傢俱時先確認位置及空間是否足夠。
機能大致分為客廳、廚房、書房、寢室、衛浴,
衛浴及廁所配置在中間,
因為沒有任何隔間,整體呈現一個回字型的空間。
因為本身從事設計相關行業,
介紹的內容還是以比較熟悉的設計為主囉。
・客廳Vitra - Tom Vac
雖然很佔位一直想要把它放在庭院,但坐起來太舒服(加上一進門就可以把所有東西堆在上面)
服部一成 - Superloon Installation by Jasper Morrison
當初Jasper Morrison在發表新燈具Superloon時邀請了幾位平面設計師設計海報並展出,這張為展出的海報之一。
SANAA - rabbit chair (maruni) (右)
有點難坐,但可愛 (私心推薦)
Chen Ping Chen - When a graphic designer feels depressed (上)
設計來自一個非常厲害的研究所朋友,當初只是來我家借白牆拍照,殊不知就一直貼在那
Jasper Morrison - GLO-BALL BASIC-2 (FLOS)
・廚房田中一光 - グラフィックの植物園
ggg 1990年第五十回企画展
SANAA - Fruit basket (Alessi)
&
深澤直人 - TG series
與台玻合作設計的花瓶,還有其他像杯子茶壺一系列的產品,每個都超級美,也是特別從台灣帶來。
・書房Jasper Morrison - HAL Tube (Vitra)
奈良美智 - NO NUKES
多年前從報紙上剪下
・寢室加賀美健 - TABF 2017 手ぬぐい (左)
陳品丞 - IP/I-I/-\I_I_F_VI (右)
亀倉雄策 - 1964 Tokyo olympic
好不容易才找到的1960年原版印刷東京奧運海報
・庭院
總結一下,
其實對於平常生活的場所反而不知道如何去介紹,
分享也單純是看到版上許多因為「風格」而去綁架原本能符合自我個性的空間,
任何擺設也好裝飾也好,真的要打從心底喜歡,並且做好覺悟與它分享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單純為了追求風格而為買而買,或是避免大家都說好所以必須有的心態,
的確從物理上你花錢把它買下,或請「風格師」好好規劃一番,
但從另一層面,這些東西可能從來都不屬於你,
往往只是不斷往自己身上貼上標籤,
#北歐 #工業 #無印 #波希米亞 #韓系 #日系
好讓他人「覺得」你的家好像很美,
不過住的人永遠是自己,
符不符合個性或是是否真心喜歡只有自己最清楚,
生活習慣的養成、興趣的養成、美感的養成,所有的養成都是在日積月累的狀態下慢慢累積提升而成,
更何況它會隨著時間、空間、人生的經歷而改變,
如此一來不可能單靠這些風格給予你生活的定義,
也更不可能直接把各種模板、樣式塞滿你家然後告訴你你「應該」怎麼生活,
只要喜歡上自己的生活方式亂又怎樣、雜又怎樣、不協調不統一又怎樣,
喜歡的一位日本建築家曾說過:
我設計的建築只有在使用者進來使用或生活後才算完成,而這個完成也只是暫時,因為它還會陪伴使用者一起成長。
但在台灣許多設計師喜歡把個人審美觀、價值觀強加諸在居住者身上,並靠著理念、概念去壓縮屬於居住者本可自行發揮的空間。
間接導致一味追求「風格」的觀念產生。
如果居住空間是一塊白色畫布,請珍惜每一個角落,讓他人在上面大肆塗鴉、渲染,之後哪怕想加入一點自我進去都顯得格格不入且彆扭。
好像越寫越嚴肅,
好啦
當然以上都是一些個人淺見,
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與我分享,
或是對房間有什麼問題也可以提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