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事前避孕藥,我們可以多做一點(0702更)

0702更新

這篇文已經引起許多爭議,故在此砍文。

最開始的初衷僅為分享自己面對藥品的經驗,使更多女孩能在吃藥同時,多一份警惕,然而自從上熱門之後,這份簡單的初衷已經變調。

指控我散播不實資訊的人,我只能說,我的本文從一開始未更新前,便用了約30%的篇幅來呼籲各位,我不是專業人員,不具醫學背景,因此不具參考價值,這是我身為一個外行人所能接觸到的資訊範疇,一切參考價值皆等同奇聞軼事。

至於哪些東西屬於不實謠言,說真的,我留言從頭看到尾,我真的找不到有人針對內文去點出到底是哪幾條是「不實謠言」,並以專業的角度予以糾正,要是有這樣的朋友,我本也樂於更新內文將正確的資訊提供給各位。

我內文從最開始就說了,這是我的個人經驗分享與我個人的判斷,而我的判斷並非你的判斷,一切都應該要以自己的判斷為主,不應一面聽從單方面的建議。這篇文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我們這些非專科的人,在服藥時需要這樣如此不安的到處問人,到處爬文,光是我這篇無聊分享文就上了熱門,有六百多則回應,那麼有多少人也是一樣無助的在網上找尋解答?

女孩應該在網路上找尋解答嗎?當然不應該。你問我,為什麼不找醫生?我問你,在除了藥名叫什麼+知道吃的是避孕藥之外,其他沒有任何概念的狀況下,女孩找醫生之後,要向醫生問什麼?而這樣籠統的問診,醫生又能怎麼回應?這個只有實際掛號、看診過的女孩才清楚。

而你們說的藥師、藥助,全部在藥局裡都掛著白袍賣藥,避孕藥為處方藥卻四處流通,全台都是如此,民眾分辨不出其身份與真偽,而女孩在掛號、問診、拿藥並且服藥數月後,才驚覺仿單內的風險警示居然和自己的身體有關,這...應該全部責怪我們嗎?

這篇文收到很多人的鼓勵,看得心很暖。也有很多專業的朋友提出了許多額外的知識供大家參考,我學到很多,也有女孩在看過後決定額外騰時間再和醫生確認一次自己的服藥狀況,這點我覺得很好,本來就該多注意服藥所產生的身體訊息和變化。

但仍舊,爭議就是爭議,文中內容著實不夠嚴謹,包含許多個人臆測,也許誠如樓下所言,這樣的文章並不適合存在於滴卡上,故在此此砍文,也不會再和此文章做回應與互動。

最後我想說的,隱藏在群眾中的本位主義,使得指責別人變得十分容易,我用我的立場與堅持來向別人上綱是一件很爽的事,找出漏洞加以砲轟是更爽的事情,然而這個漏洞該如何填補,卻是一件無聊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在台灣的校園、職場、政壇,乃至社會,普遍傾向多做事的人會被多砲轟,不做事的人反而沒事,於是大家就漸漸沉默,不再交流,不再分享,繼續嘻嘻哈哈的過日子。我那時候跟女友說我要發文跟大家分享這件事情,我女友很驚訝的看著我說「蛤你要發文?為什麼?」,我說「就分享一下啊,很多人都嘛跟我們一樣搞不清楚」,她說「就這樣?!」,我說「就這樣。」

上了熱門,被轟的很爽,也從中檢討,學得很多,謝謝各位。這裡一樣用標題來呼籲男孩女孩們,關於避孕藥這檔事,你們仍舊可以做得更多。

favorite_border20516
toc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