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諮商師的神回覆 #微更

小小更新在 B111
一些資源在 B127

------

安安
這裡是不專業廢物心輔系大學生
剛好看到現成的紀錄,就來簡單聊一下這段對話

首先,從原po的留言中知道,原po已經諮商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原po對於諮商師的信任和默契,在諮商領域的說法就是建立關係

猜想這個諮商師應該是走認知行為治療(CBT)的,運用了很多面質(簡單來說就是,挑戰一個人既有的想法),在諮商中,面質雖然是一個很強力的工具,但是很多時候用錯了不但對方改變不了想法,更可能會讓建立起的諮商關係有裂痕

這邊先做個簡單的小提醒
如果忽略掉諮商師前面兩個月的建立關係,就直接說出那些話,我想,大多數的人是很難去接受的!

接著來看一下逐字稿(原po如果不想要可以跟我說,我會刪文的)
我也會順便用括弧的方式補充些諮商的小知識點~

(以下引用自原po)
Part 1
👧🏻:「我跟K說過很多次,但K都沒在聽」
🌏:『真的嗎?妳有說嗎?』
👧🏻:「有」
🌏:『如果妳說了,那他就有在聽』
👧🏻:「可是他沒在聽」
🌏:『他有沒有回覆妳說的話?』
👧🏻:「有」
🌏:『那他有在聽,而且有回覆』
👧🏻:「可是他沒有針對我的問題回覆」
(通常,"but"後面說的話,才會是一個人真正在乎的,諮商師聽到了你真正在乎的東西,才開始了下一步面質)
🌏:『那妳覺得他要怎麼回覆?』
(開放式問句,繼續往下討論原po的信念)
👧🏻:「他應該要說他知道我的感受」
(CBT認為啊,很多時候你相信的那些「應該」(should statement),反而會是造成原po陷在問題的原因,這等等會繼續說)
🌏:『他不是機器人,為什麼要照妳的方式?』
(於是諮商師開始面質原po「認為他應該要知道我的感受」的非理性信念了,我想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應該也是五味雜陳吧!)
👧🏻:「............」
🌏:『那他回應妳什麼?』
👧🏻:「我忘了,總之沒有針對我的話回應」
🌏:『那妳有在聽他說話嗎?』
👧🏻:「............」
🌏:『妳沒有在聽他說話呀』
(噢我覺得這邊諮商師感覺好兇哦XD,但是感覺很刺痛了你不想承認的一些東西呢)
👧🏻:「............」
Part 2
👧🏻:「我不喜歡K每天都跟L一起工作」
🌏:『那妳有什麼解決辦法?』
👧🏻:「不知道,所以我要問你怎麼辦」
(原po在抗拒哦XD)
🌏:『不能改變就接受這個事實』
(這邊是我比較疑慮一點的地方,基本上諮商師會維持一個客觀的位置,並不會去主動給予意見才對呢,我也好奇原po的諮商師是怎麼決定要給你這樣的意見的,或許是已經對原po有很深的了解才會這樣說的)
👧🏻:「可是我不想接受」
🌏:『那妳還有一個選擇,離開K』
(我相信諮商師在說這句話時,並不是叫原po真的去離開K,只是在刺激、提醒原po要承擔自己的每個行動背後的責任,因為你是你啊,離開了諮商室,終究是原po自己要來面對這些東西的,改變或接受都是自己要去做的,而不是諮商師幫你承擔選擇背後的責任)
👧🏻:「可是我不想離開」
🌏:『那就接受』
👧🏻:「..............」
🌏:『K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本來就是自由的,他要跟誰工作,要跟誰交朋友,都是他的自由。妳要記得,妳不能改變別人,但妳永遠都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離開。如果妳不想離開,妳就要學著接受事情原本的樣子。K就是會跟L一起工作,妳現在在這裡跟我講話的時候,K就在L旁邊,對,每天8小時,這就是事實,就像妳睜開眼睛看到的世界,這就是一個事實,妳沒辦法改變,只能接受。K不是一個物品,他是一個人,他媽媽把他生下來的時候,他就是自由的。他要做什麼都是他的自由,妳不應該干涉。』
(我猜這時候的原po應該哭慘了,不然諮商師不會一口氣說那麼一大串的,我猜想原po在聽到這些的時候,會是種「理性上知道這些東西是對的,但是感性上又很難接受,因為接受起來很痛」的複雜狀態,但我認為這是好事呢)
👧🏻:「可是兩個人在一起,不就是互相嗎?」
🌏:『如果妳因為他不能給妳某樣東西而沮喪,那妳要知道,在那樣東西的反面,他所渴望的自由,跟妳要的東西是同等重量的,如果妳因為不能得到某樣東西而痛苦,那他為了給妳那樣東西,所失去的自由,會讓他感受到相等的痛。為什麼妳的需求比較重要?而他的比較不重要?』
👧🏻:「.............」

在原po的文章說到,他覺得「試著接受事實,也是很有趣的事,感情變得像是一個已經設計好的遊戲,妳不能改變原始設定,但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闖關。」

這其實就是很典型的認知行為治療會想要讓個案有所成長的樣貌呢!

很多時候,我們的心中會有一些自己所相信的信念
「他應該要在我需要的時候哄我,應該要知道我需要什麼」
「我必須把自己的缺點藏起來,不然別人會討厭我」
「我應該要當一個好學生、好伴侶」

大多時候,這些信念督促著你,讓事情朝向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前進,同時間,這樣子的想法,是會很僵化、不彈性的

然而啊,現實很多時候,卻是不可控的

當這些認為「應該/必須」的信念深植在你心裡時,面對到不一樣的現狀時,這樣僵化的信念便是人們痛苦的來源

這時候,認知行為治療的諮商師,就會用像是面質的方法,去試著鬆動那些本來很僵化的思考,進而變成一個比較有彈性的信念

像是原po最後就認為說,雖然會有很多不能改變的原始設定,但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式闖關

這樣子想的話,在面對到很多不同的狀況時,便可以有彈性地去應對了呢!
這也是認知行為學派的諮商師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了!

好啦,超不專業的分析停在這XD

最後,想提醒原po一件事情是,雖然感覺這次你的頓悟好像是諮商師說出了神回覆,才讓你豁然開朗起來
但其實在諮商過程中,很多時候會是當事人自己,才能夠帶來自己的改變呢
我相信除了諮商師很神以外,你自己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才能到現在的樣子的

以上

favorite_border5789
toc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