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研究所畢業兩種心情

大學四年:
社團、朋友、女友、打工擺中間,
功課、專題放旁邊,
大一、大二住宿衝山夜唱...等,
一定都會去做些高中以前沒做過的事。
大學前6、7點起床吃早餐出門上學,
大學後一堂早8要人命,
每節課都會跟老天爺賭老師會不會點名;
要到期中考前2個禮拜或一個禮拜才會認真算課本習題、背題目或找尋旁門左道;
玩社團一年辦5、6個活動,每天籌會開通宵,宵夜不缺席,和朋友一起朝一個目標前進;
專題才開始真正了解自己科系在幹嘛,跟了認真但不刁難的老師學習,在這一年若有似無地了解某些專業;
大四開始「畢業恐慌症發作」,讀了工程類卻不知道自己專長是什麼,只好朝研究所發展,逃避現實的殘酷。
畢業典禮時開心地和身邊的家人、朋友和女友拍照,感受到一個階段的結束與準備另一個旅程的開始
這時的畢業是讓人感到開心中帶點慌張

暑期到了,也在新的研究室報到了,
一開始充滿了幹勁,
很早就有了研究方向,
所以實驗、paper很快就開始先自己學習、理解,
找出自己要研究的創新點,
然而,這2年體驗到幫老師寫年度計畫、投期刊、吹捧資深教授才是碩士班應該做的,
也不用妄想老師給學術建議,
因為老師就是不懂才會叫研究生做,
成績好壞已經不是碩士準時延時畢業的標準。
畢業季快到了,
畢業典禮對研究生來講不痛不癢,
因為就像是一般日子,
在廣場拍拍照、打醬油後又要回到研究室繼續面對電腦裡的畢業論文
從2年前的「不想面對社會」,到2年後的現在
「想要快點畢業」,越快脫離學校才是我們研究生最大的願望😩😂

favorite_border796
toc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