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設計業/畢業一年心情談
畢業一年多,現在是第二份工作
現在在上海做品牌設計,其實是攝影師(?)
台灣設計業太低薪,低薪到大家其實很迷惘跟沒自信,
我也很迷惘,甚至到現在也是很迷惘,雖然會迷惘,但我對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要求
我十七歲時就給自己一個最大的規劃,
也寫過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十年後,我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那封信現在還壓在抽屜裡,已經過了七年多了,
確切得內容我其實已經忘了,
再過兩年多就到了給自己的期限了,
我想我已經達成70%了
所以,當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裡時,請拿起筆,
給自己一個期限,五年後還是十年後,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過什麼生活?想在哪裡工作?
不管是不切實際還是太過浪漫抽象都好,
寫下來,才能幫助自己理清自己,一步一步的計畫達成這些目標要做什麼事?
後來大二時,我給自己訂了一些目標(不計代價):
1.大學畢業那年我要去歐洲走一圈(21歲達成)
2.一畢業不拿低於28K的薪資,至少要30K(23歲畢業前達成)
3.工作一年後月入40K(工作10個月達成)
4.25歲薪資要50K,或到海外工作(24歲皆達成)
所以,提前達到目標的我又幫自己訂了一個目標
—
我高職廣告設計科,大學是美術系,
因此我有設計跟藝術的兩個底,但大學畢業前,
我一度掙扎的要在藝術產業嗎?還是設計產業?
最後我選擇了設計產業,不外乎就是錢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設計業就是薪水低又操勞,
那藝術產業就是比設計業更慘的一條路了,
我當然不是家財萬貫的富家子弟,
不缺錢只想燃燒熱情,所以我轉身回到設計業
在畢業前三~四個月,我便開始留意職缺,
大概二月時接到NVIDIA的實習面試邀請,
但我一直以為是詐騙信(?)
還連續收到兩次,但我真的以為是詐騙信,
後來才發現是真的,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現在想起來還是QQ~)
四月中我開始收藏職缺,五月時開始投履歷+打開履歷
(大概投五間吧+滿多打電話來的)
面試了五個工作後就確定了工作,
拿到三個offer(都是30K),兩個無聲卡
(一個只想開24K,一個沒說聽到我開30K挑個眉而已)
我找工作的時候有幾個堅持
1.電腦跟軟體還有工具必須是公司提供
2.加班費(能爭取到一定要爭取)
3.不做上機考試,只要上機考試我就直接略過
4.30K,除非該公司很好我願意降一點28K
不上機考,是因為我個人覺得上機考很不尊重人,
好像指著我說你的作品集是假的,說我在說謊一樣,
我認為一個面試官,在拿到面試者作品且跟面試者面談的過程中,無法了解該面試者真正的實力,那麼這就是面試官的不專業
其實關於薪資這點,爭議很大,
比如當老闆的人當然會說:
「新鮮人不要在意薪水,去做就對了,當作學習」
這句話我認同一半,
當你真的沒什麼能力的時候,那麼你就認命
另一半不認同是,
我踏入設計圈這麼多年(今年滿十年了),
我懂自己的身價,
雖然我剛畢業,我也算半個即戰力,
為什麼我不能領合理的薪水一邊學習呢?
所以上面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是:
你懂你自己的價值嗎?你知道你自己有幾兩重嗎?
在面試得過程,很多老闆或面試官會說一些話,
讓你懷疑你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壓低你的薪資
所以你一定要自己知道有幾兩重,
那麼你開的薪水,通常會被接受,
你也會堅持自己該有那個價值,
而不是被隨意剝削,這不只是幫助你自己,
也是幫助整個設計業的風氣
而另一點,我在大學畢業前幾個月就想通了,
這世界只要兩種人:
1.專才
2.通才
專才是靠天賦天份的,這種人是少有的,
當我認知到自己不是專才這種人,雖然不甘心,
但我欣然接受,我決定要把自己變成很厲害的通才
所以我什麼都有興趣,什麼都好奇,都去了解都去學
再一個是,很多人做設計的原因是:我喜歡設計啊
但是,你真的適合做設計嗎?
喜歡設計,不一定要做設計,
你可以買設計品,支持設計師,
欣賞設計品,當設計評論家等等
總歸一句:
選擇適合自己的,愛自己所選的,制定目標,努力抓住機會,不顧一切的往目標前進
哈,明天要上班了,又是好累的一週,有人想聽我繼續murmur關於工作之類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