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語學習史或許對你有幫助,語言是一種享受

下文中我標出了13個重點,
幫助了我的英文成長的人事物及方法
或許也能幫助到你。

除了前兩篇推薦英文youtuber及小說,我還有好多想寫的主題。
雜誌、電影、影集、歌曲、手機應用軟體、小說02、instagrammers、歐洲生活的語言趣聞、BBC新聞導讀、如何開口跟英文母語者說話等等。
或許你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我想讀到什麼樣的文章。
我看看寫不寫得出來。

這篇文章我沒有以”3個月內多益800up”之類的文字當標題。
因為我不是為了考試而學英文的。我討厭考試

曾經有位上海猶太人莎拉伊麥斯寫了一本教育書籍,
臺灣將定書名為"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生存力、意志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陸的出版社則定書名為”上海猶太母親培養富豪的手記”
先別笑太大聲
我們也好不了多少
或許,我們應該適時地放下功利主義
好好的享受學習的過程
不是以分數為標的

01[跟老師互動]

小時候,根據媽媽的說法,
家長觀摩日時,他發現我什麼課都不太跟老師互動,
惟獨在英語課上會積極地跟老師互動,而且是全班最踴躍的。
後來爸媽的朋友(一個英文補習班的老闆兼老師)知道此事,
就收我當他的學生兩年,
那時候我才小一,連中文都還聽不太懂的年紀,
而整個補習班都是小三以上。

02[Merlin,我的啟蒙英文影集]

小六那年,我的啟蒙英語影集是Merlin。
我記得那時候我跟家人一起看時我依然堅持要切原聲道。
跟著配音員一起朗誦開場白:
In a land~ of myth, and a time of magic,
the destiny of a great kingdom
rests on the shoulders of a young boy,
his name …Merlin.
當然,才小六,myth 或destiny 攏是烏白唸。

01b[班上惟一敢跟南非老師對話的學生]

上了國中,我什麼科目都差,惟獨音樂、美術、作文、英文等還差強人意。
我只好在英文上表現自信。
因此有些同學對我有"英文很好"的錯誤印象。
班上英文筆試成績比我高的人太多了。
但我要很自豪地說,我是當時班上唯一會跟南非老師阿麗互動的人。
很多人雖然英文考很高分,
可是上阿麗的英文課時都不敢跟老師對話。
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阿麗真的太挫折了,
她對著Vivian說:Vivian, what’s your name?
Vivian依然死都不肯開口。

03[skype, 跟美國華裔青年一起英文讀經]

另外,我爸媽的朋友氣質阿姨也推薦了我一些學英文的應用軟體,
例如,BBC Learning English。

氣質阿姨還介紹我加入一個美國華裔的線上英語讀經小組。
讀的是英文聖經。
這個小組大概維持了兩年。
沒有人拿刀架著我的脖子要我讀聖經或講英文。
從此,我每次上教堂做禮拜時,拿的都是中英對照聖經。
即使單字或句型沒學過,
但是畢竟是從小聽到大的聖經故事或道理、
大概可以猜得出意思

04[師生人口組成多元的高中,眼界開闊的起頭]

國三畢業,我家當地無敵貴的高中
開出的三筆獎學金的條件我剛好都符合,
我爸媽便同意我進了最貴的學校。
校園裡隨便一個招牌砸下來都能砸到一個混血兒或非本國籍的師生。
但幾乎沒有學生是像我一樣來自勞工低薪階級,
那時候同學們每次開學都會聊說暑假各自去了哪些地方
沒錯,是哪些不是哪個。
他們一個暑假能征服的城市是我無法想像的。
倫敦、巴黎、羅馬、米蘭、威尼斯、紐約、洛杉磯是富裕階層會去的。
中上產階級的同學則會去東京、首爾、濟州島、新加坡等。省機票錢的意思。

我超級喜歡上美籍德籍老師的課,
雖然德籍老師是我認識的德國人當中最無趣的一個。
我也是在這時候認識了所謂的美式幽默。

因為本國籍的老師自己都會慣性遲到
但西方來的老師或是海外歸國的華裔老師
都會提早3-5分鐘進教室
而且一敲鐘就點名
導致你在校園裡會看到兩種人
一種是聽到鐘聲響就拔腿奔跑
一種就是無要無緊的散步

05[老師出的作業使你自然地進步]

高中三年我們做了很多有趣的事,
英文短篇故事創作、
製作英文公益宣傳廣告
(我們這組的主題翻成中文是"讓瘋子來告訴你為什麼不要當低頭族")、
錄製全英文烹飪節目、
(我們這組做的是西班牙海鮮燉飯,
光調味料你就有一堆字得查字典了)

另外,我還參加了全國的英語說故事團體賽
我不敢想像居然進了決賽

高三時,我寫了生平第一本英文繪本,
故事完全是自創,插圖親自手繪。

03b [google hangouts 英文讀經小組]

升大學那個暑假,氣質阿姨又幫我介紹了一個新的美國華裔讀經小組。
這次我就是斷斷續續地參加,直到大二

06[把手機設定為英文]

因為朋友有一支附贈的智慧型手機給了我。
我成了高中班上最後一個有智慧手機的人。
而我從當時就把手機設定為英文模式直到現在。

大學時期走向不可阻的英文下坡路
因為沒有像高中時要考大學的壓力,
英文就自然而然得退步了。
於是我開始想要怎麼至少緩慢進步的方法。

0708[BBC新聞、重讀經典]

於是開始下載了BBC新聞的應用軟體、
瘋狂看電影和影集,
並開始把我小學到高中讀的那些小說的英文原文拿來讀。
文末會附上我推薦的其中五本小說。

09[喜歡講英文的英國華裔]

大學時期,我認識了一個來臺灣念書的英國華裔阿忠。
他讀的學校科系可以聽國語教學,用英文寫報告。
很多外國人來臺灣會希望臺灣人跟他們講中文。
但這位阿忠本來就不是來學中文的。他喜歡別人跟他講英文。
所以我常跟他用英文聊天。

大一時我參加過一次學校的English corner,老師是加拿大人。
但因為我的時間表無法配合最終沒能持續參加。

10[花光打工賺的錢也要出國]

大學期間,我去了香港和歐洲。都是自由行。
在香港,遇到不會講中文的人時我就會派上用場了,
紐西蘭人的餐廳、印度餐廳、還有打電話時接電話的是猶太人。
參觀清真寺時,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孟加拉來的教授。
因為與我同行的友人不識英文,我就得負責翻譯。

後來去歐洲時,我常常被讚美說:你英文很好。
我:謝謝,但我是覺得沒有到很好啦,
我的時態、單複數老是會出錯。
對方:不,你真的講得很好,這是你第一次離開亞洲嗎?
我:是阿。
對方:我以為你曾經在英語國家住過。
常常遇到這種情況。
以後如果我有閒情逸致,再寫寫詳細的歐洲的語言體驗。

11[實習]
大學期間,我還在大陸找到了一家英語出版業的實習工作。
老闆是英國人,但他顯然忙到沒有時間過目自己公司的出版品。
因為我被指派把公司去年的英語文宣節錄成摘要時,
發現一些大陸編輯們荒唐的英語用詞。
他要表達的是”樂趣”,可是寫出來的詞是性事的樂趣。
而且這份文宣已經存在了一年,我居然是第一個發現的。

後來我也收到一些比較有挑戰性的任務,
比如跟首次合作的歐洲合作商寫正式的商業信函。
還滿有趣的。

畢業以後,
因為我的工作關係,跟外國人交流時必須用到一定的英文,
他們泰半是來自五大洲的英國前殖民地。
雖然我遇到的在臺外籍人士通常會講少許或不少中文,
但遇到詞不達意時還是要用英語。
但我知道他們都在努力學中文,
為了滿足他們我必須盡量少講英文。
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維持英文程度的方法。

12[臺灣人自組的English talking group]
我最近加入了一個區域性的英文討論團。
每周在速食店見面2個小時,
沒有入會費或任何費用,但你至少要點一個菜單上的品項。
只不過這個討論團有一個缺點,
就是都是臺灣人,
我們會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用中文的文法習慣在講英文。
互動起來還是跟英語母語者聊天不能比。
優點是,每個禮拜會有不同的討論主題。
所以會開發你的字彙量,刺激大腦運轉、用英文思考等等

13[讀英文聖經+唱英文讚美詩]
我到了大四時終於把中文版聖經讀完了一遍
我開始了讀聖經第二遍的計畫
這次就是讀英文版了
聖經是66卷書集結而成的,我現在讀完了17卷。
另外,做禮拜唱詩時我也都改拿英文的讚美詩了。

好的,我就說到這兒了。
讀完上述的分享,你應該會發現一個關鍵點,
“勇敢”。

當我問你:你為什麼不敢說英文?
你說:我害怕講錯?
我又會問你:為什麼要害怕講錯。

到現在,我還是自認英文不算很好。
但是我敢講,錯了就錯了,反正對方會提醒你。
知錯能改還好,最怕就是連給自己犯錯的機會都不肯。

看完文章的你,加油,打破自己為自己建構的那座高牆。
英文不是為了考學測、考過大一英文、
或是滿足父母"我家小明英文考一百分"的虛榮心。
沒有人會記得你英文考幾分。
但是你有沒有自信、開不開朗、友不友善、常不常講英文,
這些都是明明可察的,而且是影響一輩子的。

有人說:語言學習是成堆金子鑄成的
這麼說沒錯。
我們不可能都含著金湯匙出生
你再怎麼怨嘆都不可能選擇自己的出身
你不可能從小就有來自牛津的英文家教
每個寒暑假都泡在海外親戚的家裡喝下午茶
或是被父母送進日內瓦最著名的寄宿學校累積上流社會的人脈
但是我們可以付出努力
可以勇敢
可以力爭上游
我曾經去國中國小當過志工
那些比我更窮的孩子人人都有一支手機
一支手機可以使人淪喪使人中毒
也可以使人英文進步
就看你怎麼使用它了

你也許會喜歡:https://www.dcard.tw/f/all/p/232766640
https://www.dcard.tw/f/language/p/232770071https://www.dcard.tw/f/language/p/232781578?ref=android

favorite_border996
toc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