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門請益 求推薦相機 #文長 #Sony #Fujifilm #Nikon #圖多 #最後的選擇 #峰迴路轉
小弟在選這兩台相機
Fujifilm X-T3
Sony A7III
平常拍人、拍動物、拍建築、拍街道、拍風景
請問
『哪個會比較好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問題,我怎麼會問呢?』
我來告訴你我怎麼想的
D7200 18mm F1.8 1/80
Nikon是我的起點
當初朋友借我的D7000
配上一點點發黴的18-105
拍了月光、車軌、流水、人像、寵物各式主題
身邊的朋友與同事們坐擁Sony、Canon、Olympus、Panasonic
強力推銷自己的品牌 想找到同好
一個月後 購入我自己第一台單眼Nikon D7200((硬是不要一樣
它完成各種記錄我的生活每一刻
嘗試去拍 嘗試去闖 各式主題從Nikkor 18-140mm F3.5-F5.6隨拍即得透過DX 35mm F1.8 體驗大光圈虛化藉由Tokina 11-16mm F2.8 感受超級廣角的魅力購入Sigma 18-35mm F1.8與Sigma 50-100mm F1.8 大幅強化18-140的畫質與彌補光圈的不足
進而完成眾多人像美照Sigma 50mm F1.4 與 Sigma 8-16mm F4.5-F5.6 是個意外
但也盡力的成就每張漂亮的照片
陸續購物燈架 TT685 反光板 柔光罩 碗公
周邊配件CPL 星芒鏡 近攝片
D7200 18mm F1.8 1/60 拼接
到這時候才發現
Fujifilm的照片很有味道
開始欣賞Fujifilm的顏色
入手一台二手X-T1和XF 23mm F2
走道復古小清新可以用Classic
讓你感受一下 日式雲淡風輕的感覺
紅磚街景老建築可以用Velvia
磚紅的色彩讓你愛不釋手
PRO Neg用了幾次在人像拍攝上會有意想不到出色的照片
再來入手一個獨特的APSC鏡頭
高素質鏡頭 56mm F1.2背景虛化不言而喻 大光圈下 柔美的畫面與人像
通常快門速度也不會慢到哪去
可以省去防手震的需求
日常生活中
上班出門都隨身帶著Fujifilm X-T1 23mm
隨身拍
隨手拍
比D7200迷你的體積
比D7200輕化的重量
耐久耐候幹活時
還是得依賴D7200
穩定堅實的性能與無比省電的持久力
X-T1 56mm F1.2 1/120
推我入坑的朋友說過一句話
「我話先擺在這,
終究的終究,
還是會上全畫幅的。」((笑
D7200 11mm F4 1/500
我也告訴他
「全畫幅終究會上的,
但現在不是時機,
還在觀察現況。」((笑
D7200 35mm F2.8 1/2500
以Nikon單反來說
二手價格大概掃過
D800 -> 2W~4W
D810 -> 3W~4W
D850 -> 7W以上(沒看到二手)
D750 -> 2W~3W
X-T1 56mm F1.2 1/2000
對我來說
以上這幾台就屬D750最親民
根據資料指出
D750和D7200的對焦性能是不相上下
假設能接受D7200的對焦
那麼D750可以更加順手
因為對焦點縮小
D7200難以做到的微小對焦
就可以更加容易達成
全片幅的威力ISO抗躁點可以更上一層樓
再者D750翻轉LCD
低角度拍攝可以更加方便
再加上大量二手F mount鏡頭
讓D750的CP值直線上升
是讓所有新手最快上手的全畫幅
至於D610和D600
就...不說了www
沒用過我也不知道
反正現在也沒賣了
X-T1 56mm F2.8 1/450
想了很久
還是下不了決心買D750
對我來說
只是片幅的增大
畫面純淨
DX與FX系統的更換
此外就...
技術一直停留在2014年
快門最快到1/4000(D7200還有1/8000)
Full HD 1080P 60fps
看到D7200用LiveView拍細小的東西
LiveView對焦真的是...算了吧...
不如用觀景窗對焦多拍幾張搞不好會中一張
LiveView拍照節奏真的慢很多
觀景窗的對焦快狠準的喀下去
很多人都說
如果真的要用LiveView拍照
不如去用Canon單反或者嘗試無反相機
X-T1 56mm F1.2 1/7
說到無反
就要提到2018年2月發布的Sony A73
至今累積大量Youtuber的製作相關影片
其中大馬貓本和顧俊就是其中之二
我也就是從他們的影片中得到A73有如何的好棒棒
對於業餘的我來說
滿足商業用戶的機器就是好機器
而這機器不一定貴
但一定有一定的品質
不過A73背後付出的代價就是$$$
Sony的GM鏡頭真的是...
好
而且
好貴
不過畫質和對焦速度一流 這是無可厚非
也真真切切的了解到
玩相機窮三代
貧窮限制我的想像力
我朋友就是這樣
光是Sony A7和幾個鏡頭(55 90 24-70 16-35)
就二十幾萬了
不含其他配件之類的
算起來可以買我整組Nikon系列的兩套多
但A73仍是我考慮的範疇之一
五軸防手震可以降低無防手震鏡頭的失敗率
這是很吸引我的一點
再來就是高幀率的錄影功能
我相信有目共睹((雖然還要搭配穩定器會更好
X-T1 56mm F1.2 1/60
接下來就是Fujifilm X-T3
X-T1真的老了https://www.dcard.tw/f/photography/p/231807993文末描述到X-T1小物對焦不給力
人臉與人眼對焦容易拉風箱
後來調到高效模式
雖改善了一些狀況
但仍然偶爾會出現猶豫的狀況
對比X-T3對焦強大
真心覺得APSC可以從X-T3開始((大誤
Nikon OVF(觀景窗對焦)也是強的啦((弱弱的說
就是重了點 大了點 老了點
絕對滿足87%的拍攝目的
X-T1 56mm F1.2 1/85
所以前陣子我在A73與X-T3掙扎
讓我冷靜一下
想想老師教過的東西
用SWOT分析一下Sony A7 III
S-> 全畫幅 五軸防手震 鏡頭群齊全 4K錄影 對焦強 現代相機的標竿機
W-> 很燒錢 而且跳家如跳坑 鏡頭從頭買起
O-> 無反領頭羊 帶領單反轉環無反 經過三代磨練趨於穩定成熟
T-> 因為先驅者 所以會有卡口與法蘭距固定無法改動Fujifilm X-T3
S-> 色彩設定檔別具特色 對焦能力超強 鏡頭群齊全完備 4K錄影 重點價格便宜ㄚㄚㄚ 手上的XF鏡頭還可以持續用
W-> APSC的畫幅限制躁點的產生 仍需要注意安全快門 需要採購具有防手震鏡頭
O-> 無反APSC的先驅之一 提早完備系統
T-> 各家開始往發展APSC的機身 像是Nikon APSC採用Z卡口16mm法蘭距 APSC會頗具競爭
所以我的選擇是
.
.
.
.
.
.
.
.
.
來看開箱
Nikon Z6 + FTZ XDDDDDD
選擇Z6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透過FTZ使用我現在的鏡頭
目前只有一顆 Sigma 50mm F1.4可直接使用
其餘都是APSC鏡頭
不過裝上去會自動切換成DX模式
雖然減少成一千畫素
但仍然可以4K錄影
所以高素質的APSC鏡頭都能沿用
目前只有遇到Tokina 11-16mm F2.8(T116)電子接口是可以相通
但他是第一代鏡頭
沒有鏡頭馬達
只能依賴機身馬達對焦
而FTZ沒有內建馬達
只好改手動對焦
再者
D鏡好像不會被限制拍攝區域
也就是自動切換DX模式
而是給你選用
T116在11mm有成像圈
16mm就沒了
看來16mm是可以用的www
D7200 8mm F8 1/1000
Z6最吸引我的是內建五軸防手震
使用FTZ + Sigma 50-100mm F1.8對焦
手持十分穩定
可以看下面的影片
有發現果凍效應
但覺得還好(?)
我選擇不搭配24-70 F4的版本
打著F4不如買F2.8
買不起2.8就之後買舊款的鏡頭G或E鏡
或許也是不錯的?
所以直接入手我最愛最常用的焦距Nikkor Z 50mm F1.8
平價的鏡頭
但在Dxomark的數據展現出超高素質
接近跟Sigma 85mm F1.4 Art一樣的等級
最大光圈銳度綠油油一片
覺得很讚很可以組合起來的機身鏡頭來一張
這次的無反的設計保留了一些原有的項目
簡化一些按鈕 例如『色溫』、『測光』、『連拍』等等
都改由LCD觸碰調整
另外Nikon 握持感也一直都在保持人體工學 一貫的好握
Sony 也逐漸一直突出不是嗎XDDD
整體的質感跟單反沒什麼兩樣
不管蒙皮還是塑膠外殼
粗糙感十足
立馬掛上Peak Design的小紅豆和Arca的腳架底座
順便幫50mm F1.8的對焦環上個鐵人膠帶
立馬貼上一張合照
攝影師總是有個三機四鏡是很正常的事
是吧?
個人覺得我被F接環綁住了
出清鏡頭也需要時間
還可以沿用
那就繼續沿用反正買不買的掉是另一回事
現階段Z接環鏡頭還是很稀少
14-30 F4、24-70 F2.8、24-70 F4、35 F1.8、50 F1.8
最近有推出85 F1.8
看來官方計畫應該就是先補齊三大定焦 35 50 85
大三元與小三元各自填入
再來補上超大光圈的版本
然後我也都買不起這樣
看來還是先買F接環的鏡頭囉www
Nikon Z6 目前規劃還是以購買定焦為主
暫定Sigma 85mm F1.4與 Sigma 35mm F1.4
長焦變焦就考慮使用小黑六或者小小黑
D7200和Z6都可以使用
廣角應該也會入手Z接環的定焦
另外Z6多半拿來嘗試拍攝影片
或者需要高ISO來協助拍攝
D7200 8mm F4.5 1/60
D7200還是依然拿來幹活
畢竟雙變焦神鏡加持也是挺好的
拍攝照片畫質可是一流
至於X-T1繼續服用23mm F2和56mm F1.2
享受富士高顏值的機身與豐富的色彩設定X-T1 23mm F8 1/240 拼接
接下來我想要探討的背景虛化問題來了
以下兩張照片哪個是 Z 50mm F1.8 還是 切換DX Sigma 18-35 F1.8的 35mm F1.8(等效52.5mm)
都是由Z6所拍攝
A : B : .
.
.
.
.
.
.
.
.
答案
A是 50mm F1.8
B是 35mm F1.8(APSC模式)
其實感覺大同小異
比較明顯的是螢幕下的藍色燈光圈圈大小
APSC的明顯就會比較小
FF就是相對比較大一些
---------------------
睡醒想到來補充
Nikon Z6 與 Sony A7III
本質上沒有很大的區別
CMOS生產商都是Sony
防手震猜測也是Sony
不過有個特別不一樣的差別
就是記憶卡Z6 50mm F4 1/50
Nikon高端的機型都會配置XQD卡
D500 D850 D5 都開始使用這種記憶卡
其實也不太意外Z6/Z7會使用
但如果能用XQD與SD卡雙卡會更好
不過高端的UHS-II好像也沒便宜到哪去
64GB感覺差不多的價格
但XQD卡性能比較好
選了XQD卡就得一定買Z6 50mm F4 1/250
讀卡機
又是Sony出品
可以讀SD卡
也可以讀XQD卡
而我是用iPhone
重點要怎麼放進手機呢Lightning 對 USB 3 相機轉接器
iPhone讀卡配件只用原廠
穩定且靠譜好用
別省小錢惹大麻煩大脾氣
關於SD卡方面這篇有介紹https://www.dcard.tw/f/all/p/230798154
這三個零零總總就花了我六千多
攝影真是不歸路
配件都這樣了
更別提之後的鏡頭
省錢小訣竅:
一般網路商店都會提供刷卡或免運的服務
如果網路商店有實體店面
你可以要求現金價www
會省不少錢
比刷卡回饋還多
---------------------
可以看看大馬貓本的Z6介紹
我也是看到這篇被他毒到再加上去Nikon展示店去試用
嘖嘖
---------------------
測試ISO純淨度
個人覺得會比Z7還純淨
畢竟像素低 有利於高ISO表現https://flic.kr/s/aHsmGdaXuu
---------------------
另外一篇談到高像素的問題
可以來看看這個介紹
科普一下
---------------------
大概開箱就到這裡
使用的感受會在往後的文章慢慢鋪陳
感謝你們看了這麼多廢話XDDD
喜歡幫我按個喜歡
也歡迎來下方留言討論
以上有任何錯誤歡迎指教與提點
我會很感激你的
順便偷偷問一下有Z6/Z7用戶在Dcard呢?
我在Instagram 拍得一些拉哩拉雜的東西
喜歡看可以追一下https://www.instagram.com/shutterhouboy/
當然如果想看更多文章可以看這篇https://www.dcard.tw/f/photography/p/231439842